汽車停車棚,焦慮增長下的新消費趨勢
“停車難”再次成為我國中小城市地區的痛點。日前,以“創新服務驅動經濟轉型,促進城市和諧”為主題的首屆全國中小城市停車服務咨詢產業園區發布會”剛剛閉幕,停車難問題似乎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
1、停車棚,焦慮增長下的新消費趨勢
停車難是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大問題,如何緩解停車難,發揮停車設施的重要社會作用成為近年停車問題中關注的熱點。在未構建完整的城市基礎設施的條件下,停車問題的有效解決只能依賴于完備的公共交通設施,因此停車管理手段與公交管理手段的協調發展成為迫切的問題。在中國城市公共交通發展不足、公共交通基礎設施不足的條件下,停車問題的增長潛力很大,停車問題的城市解決方案也十分嚴峻,停車基礎設施的整體效率將受到影響,停車問題的就業壓力大、治理難是肯定的,所需制度創新的問題也很多。停車場的規模及持續發展問題不小,在再利用、環境治理等方面也需要系統深入的處理。
2、停車問題的城市解決方案
停車問題是全球都在面臨的大問題。在中國每3000人中,就有一個人需要停車。而現實的現狀是停車需求遠不止于3000人。有人開玩笑說,有人居住的城市里面6萬、12萬、12萬分等的停車空間,像不平等的空間挑戰一樣,感覺自己在汽車停車棚。很多人想讓車停在路邊,可是路側的樓梯和樓梯之間,不愿意這樣停車。就算正常行駛的狀態,不愿意半夜這樣停車。停車變得越來越容易,問題也越來越多。而更嚴重的問題是,停車難問題還將長期存在。中國停車難的現實是,每年有160萬戶、2480萬人在有車不能開的情況下,只能讓車等待。然后,還有180萬人在大量汽車停放的情況下,只能選擇暫時放棄等待。對此,停車難問題是一筆沉重的社會負擔。而停車難的現實是,14萬人集中在家庭產生了難以承受的壓力。因而,停車難問題還是需要一個系統的解決方案。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決辦法。中國人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呢?
3、停車場的規模問題不小
停車是一種良好的消費心態,也是人們尋求解決城市問題的思路。停車最難的地方在于道路不通,而是人車不銜接、無法貫通的交叉口。在上海,道路通過改造已經改善成為高速車道、直行與左轉相連、直行與右轉相連、直行與右轉相連、側門直達通行能力最集中的路段;在國外,最復雜的道路交叉口,通過設備改進也可以實現不符合通行規律的通行任務;在中國,停車功能缺失已經是個大難題。要解決停車問題,得先解決道路通行問題。道路網絡的完善,不僅可以解決汽車的“網聯化”問題,也能解決車位的網聯化問題。此外,在上海和北京,停車難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伴有交叉口密度過大的問題,解決這部分需求的思路,可以從緩解道路交叉流量的角度,再增加道路網密度。